新闻分析:北京奥运“三金王”邹凯面临伦敦PK
新华网成都4月7日电(史春东 李华梁)在日前结束的体操世界杯多哈站中,沉寂一年有余的川籍名将邹凯收获两金一铜,强项有所扩展,其表现令人惊艳。
2010年邹凯落选亚运会和世锦赛曾为其进军伦敦奥运之路蒙上阴霾。如今,这位北京奥运“三金王”状态如何?
“三金王”面临PK
由于种种原因,邹凯在国际赛场上消失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他的队友张成龙大放异彩。2010年的世锦赛上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一举击败东道主荷兰名将宗德兰,摘取单杠金牌,成为为数不多的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夺得单项金牌的选手。此后的广州亚运会,张成龙又延续了良好状态,在单杠和自由操中成功登顶。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系副主任、邹凯的恩师雷鸣分析说,邹凯今年23岁,国际大赛经验丰富,张成龙21岁,拼劲十足,各有特点。两人的强项均是单杠和自由操,邹凯只是在自由操中稍占优势。而据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规定,伦敦奥运会男子团体的赛制将从之前的“633”改为“533”,即参赛人数从6人缩减为5人,每个单项派3名选手上场,3人的分数都要计入团体总分。533赛制对运动员的项目全能要求比以前更高,运动员需要更加全面。邹凯与张成龙两人强项重合,到时势必会因全局考虑而舍弃其中一人。
如再“偏科” 只能“留级”
北京奥运会上邹凯的金牌很有分量,其中包括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单杠金牌。邹凯使中国男队在自由体操、单杠这两个相对落后的项目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三金,也使邹凯的体操生涯跨上一个新平台。
但邹凯的致命弱点是,在全部六个单项中,他只有自由操和单杠两个强项,而规则的改变让邹凯与教练组都面临抉择。“冬训期间,我除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单杠和自由操项目上的优势,其他几个项目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尤其是跳马和鞍马。对我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超越自己,”邹凯说。
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分析说,北京奥运会上,邹凯在老队员杨威、黄旭、李小鹏他们的“大树之下”,还可以乘乘凉。但全能型的老运动员退役后,在现在的赛制下,邹凯如果还只是有单杠和自由操两个强项,那势必是“死路一条”。
“秘密武器”或成回归砝码
雷鸣指出,邹凯目前的训练主要围绕两点,第一是继续在单杠、自由体操两个强项中保持世界级水准,第二,则是大幅度加强了跳马的实力。如今,他的两个跳马动作难度分别达到6.6和6.8,而且发挥比较稳定,不出预料的话,这个“秘密武器”很可能为他重返国家男队正选名单加上砝码。
因为2010年状态没有恢复到最佳,邹凯在全国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上两个强项均不敌小将张成龙,遗憾无缘去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去年没能参加两大国际比赛给自己敲响了警钟,这说明自己并非不可代替。2011年我会以新人的姿态重新开始,并力争给大家再次带来惊喜,”邹凯说。
邹凯曾表示,最大的困难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已被落选“催化”的邹凯若能尽快扩展项目,伦敦奥运会或者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