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奎屯信息港 > 生活频道 > 房产家居

“限价”凸显地方政府保护性策略

发布:2011-9-22 10:09:58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日,社会热议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害怕房价涨得快而被中央纳入“限购名单”,主动出台所谓的“限价令”,以期回避限购令的到来。

  一旦“限价”置换“限购”,就相当于保护了市场的交易量,尤其是投资需求的的交易量。

  一线城市的限购令的确对没有限购的城市房价是有推动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热潮的主要推手是高通胀预期,目前CPI和一年期存款之差大约是2.5%。中国房地产调控的的方式是限制流动性而不是从价格机制上控制信贷链,就好比“不是将洪水疏导,而是筑坝拦住它,洪水始终还顶在头上”,于是老百姓就会想:“也许情势不好,政府就会开坝”,在这个预期支配下,那些没有限购的地区,房地产依然会变成一项重要的抵御性投资资产。

  限购加上流动性控制手段可以达到使房价理性回归的的效果,但是,其过程和效果未必如意。首先,它对房价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即使未来房价进入下跌通道,走势也会非常漫长,即所谓“慢慢跌”行情。因为通胀问题长期存在,房价即使下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定的“托力”。其次,对土地交易市场影响非常大,造成土地交易量消失,将快速导致地方政府资产不抵负债的情况。最终的结果不外是中央政府用财政救济,或者是地方其他税收必须快速上升,进一步提高税赋程度,提高了社会的痛苦指数。这种追求平稳的“以时间换空间”的房地产调控做法,产生的是无尽的、不回头的缓慢衰退。

(广州日报)

写进Blog】 【点评留言】 【在线投稿】 【打印页面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产品版权

广告业务电话:0532-66835666 0532-84596666 客服电话:0532-88595666 投诉电话: 13361251666
业务及页面访问故障反馈 邮箱:gao2988@163.com |
Copyright © 2003-2010 奎屯信息港 kt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