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两年前已知高田气囊隐患 曾要求变更设计
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据examiner网站报道,本田近日(可能是无意的)打破了自己和安全气囊供货商高田(Takata)之间保守的某种默契。本田透露,其早在2014年前就要求高田悄悄改变安全气囊充气泵的部分设计。
路透社的报道称,在2009年8月以来发生的多起受伤和死亡事故中,至少四起已经被认为与气囊爆炸问题有关。而事件幕后的责任者本田公司曾要求高田变更设计。但是本田并没有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报告这一情况。本田对路透社的质询请求进行了确认。
法律专家们表示,重新设计一款“失效后保护”安全气囊泵的做法,可能会使本田和高田在诉讼中更容易受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的责难。目前,在美国国内,大约有100多起相关的联邦诉讼案件,几十起州诉讼案件。路透社称,法律专家表示,本田向高田提出设计变更要求一事表明,这家汽车制造商早在2014年之前,也就是被召回车辆达到几百万辆之前,就已经知道安全气囊存在风险。
美国国内相关法律要求,汽车制造商要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开安全风险和行为,以便预防问题发生。
但是本田发言人克里斯-马丁(Chris Martin)声称,(本田)重新设计的要求不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因为安全风险来自涉事方高田公司的制造误差,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设计缺陷。马丁表示,本田要求重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未来制造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他还称,本田的要求不应被看做是“对安全气囊充气泵某个较大设计缺陷的一次确认”。从2011年开始,本田在新生产的汽车上安装了重新设计后的安全气囊充气泵。
美国NHTSA发言人布莱恩-托马斯(Bryan Thomas)拒绝就本田是否有义务向该机构做出报告、本田要求变更设计置评。
高田在一份声明中称,应某个汽车制造商用户的要求,它已经对重新设计多个版本充气泵进行了“测试”。高田拒绝进一步评论,包括对本田要求变更设计的解释性回应。但是,高田已经承认,部分安全气囊破裂的问题与在其工厂中的制造误差有关系。
截止今年1月初,本田是高田公司最大的客户。今年1月,本田暗示可能会减少高田产品的使用量,转而做出安排使用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如Daicel, Autoliv 和TRW的产品。目前本田仍持有高田小部分股份,比例大约在1.5%左右。
路透社认为,从信息方面来说,“失效后保护的变更”设计在高田技术文件和演示文件里面都被提及,同时也被本田证实。而且文件中还有“在充气泵内增加排气孔形成爆炸后的压力缓解通道,使爆炸产生的压力远离驾驶者的颈部和躯干”这样的内容。
法律专家认为,本田关于制造与设计问题之间存在区别的解释是一个“技术性的辩解”,与法律和监管实践相悖。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法律专业教授皮特-亨宁(Peter Henning)表示:“你不能说,这是一个供应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去谈论它。他们(本田)对自己生产的汽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负有责任,并且对任何一辆汽车上的部件问题都有责任做出报告”。
约翰-克里斯滕森(John Kristensen)等其他法律界权威人士也认同以上看法。克里斯滕森表示,本田高管们“在要求做出失效后保护的设计时,就已经公开了缺陷,在2009年他们就有义务向政府告知(这一缺陷)。希望(本田)有好运气为这一问题进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