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奎屯信息港 > 生活频道 > 民俗名胜

新疆库车林场村村民爱拍微视频

发布:2016/7/25 11:25:24  来源:奎屯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编者按 7月22日,自治区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融情·微纪录”在库车县启动。自治区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融情·微纪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各地州市党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是一项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为主题的大型网络外宣活动,也是一项群众喜欢参与的传递正能量活动,活动旨在通过骨干示范引领、共享民族团结、全面立体传播、打造民族团结融情品牌四个环节,建设一支民族团结“融情”宣传队,播撒“融情”火种,示范带动全疆,从百姓视角寻找新疆融情故事、展示新疆形象。请看记者从库车县采回的一组温暖人心的融情故事。

    □亚心网记者石速

    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林场吾斯塘博依村村民,习惯性地将村名简称为“林场村”。7月22日,林场村村委会小广场上格外热闹,许多村民举起手机,对着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开始拍摄。当天,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自治区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融情·微纪录”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这里,对林场村村民来说,在全疆展示他们自写自编自拍的村里故事,是一件很骄傲的事。

    “红旗飘飘军号响,人民战士歌声嘹亮。三八作风是传家宝,毛泽东思想闪金光……”视频上正在播放微视频《爱自拍的潮老头》,主人公是村里73岁的老人买买提·卡斯木,虽然他基本不会说汉语,但是每当他唱起红歌时,却精神抖擞,发音、吐字清晰标准。

    阿依左克热·阿不来提是《爱自拍的潮老头》微视频的拍摄者之一,看见自己的作品搬上了大屏幕,她很激动。今年年初,作为年轻村干部的她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就是拍摄视频新闻短片。此后,她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视频拍摄专题培训,掌握了拍摄的基本技术后,她经常拿着手机在村子里转悠,看到一些感人的人和事就拍摄下来。

    其实,阿依左克热爱拍视频还是从买买提老人身上得到的启示。多年来,老人一直坚持写民族团结日记,作为村里的草根宣讲员,他经常给阿依左克热等年轻人讲故事,讲述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宣传党的好政策。最近半年多来,老人迷上了玩自拍,他将身边的一桩桩新鲜事用手机记录下来,走村串户时逢人就播放这些视频和照片,为党的富民好政策和民族团结好人好事点赞。

    “我看到买买提老人总是举着自拍杆到处转悠,得知他正在学习拍摄技巧,要制作一部关于林场村变化发展的短片,我就想,不如为老人本人拍一部短片,记录这位老人学习拍摄的过程。”阿依左克热说。

    70多岁的老人都这么“潮”,林场村的年轻人自然不甘落后,他们纷纷拿起自己的手机,对准了身边的感人事迹。

    20岁的热依拉·艾山将镜头对准了林场村的一家面粉厂老板林志中。去年,当热依拉听说林志中为邻居库尔班·米吉提患病的女儿垫付医药费,并安排库尔班在自己的面粉厂打工挣钱的故事后,专程跑去拍摄了这个故事。7月22日,她的作品《林志中的故事》也在村里的大屏幕上播放了。

    林场村是民汉聚居村,最初只有9户人家,从1961年起,陆续有内地的汉族村民迁入。目前,全村300余户人家,其中汉族64户。村里到现在还保留着“集体事务集体干,家庭大事家家帮,个人难事对子扶”的良好传统。50多年来,村里从未发生过民汉纠纷,各组村民像一家人一样互帮互助,常来常往,相亲相爱。

    1966年,田开林一家来到村里定居,当时他还是一个年仅3个月的婴儿。50年来,他和村里的小巴郎一起长大,他常听父亲说,当年是村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帮他家盖起了房子,接济一家人的生活,包括吃的喝的用的,村民把他们一家人当成自家人一样,帮助全家人渡过了难关,正是村里少数民族乡亲的善良友善,让一家人扎根这片沃土。长大后,他和各族村民一起生产劳动,种庄稼,发展大棚蔬菜,一起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不分彼此,俨然成了一家人。

    现在,田开林也成了“拍客”。他的手机里有很多照片和视频,记者看到肉孜节那天,各族村民相互串门共度佳节,民汉村民共同劳动,几天前大家在他家欢聚一堂……照片上最多的是村民的笑脸。

    在“融情·微纪录”活动中,拥有1170人的林场村就有100多人热情参与,在村里找故事、写故事、拍故事,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村民拍摄了15个微视频讲述村里的民族团结融情故事,这些微视频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视频小达人 一对好兄弟

    □亚心网记者石速

    在“龟兹故地”库车县,不同民族的两个人结成兄弟的故事比比皆是,库车县第二中学高二学生刘畅和凯萨尔·玉山就是这样一对好兄弟。

    7月22日,设立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林场吾斯塘博依村的自治区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融情·微纪录”启动仪式主会场上,展播的一部微视频名为《兄弟》,讲述的就是刘畅和凯萨尔这对视频“小达人”的兄弟情。

    “我们两个从初中起就是好朋友,没想到一玩就是6年。”谈及与好兄弟刘畅,凯萨尔笑着告诉记者。而刘畅则将这份友谊的开端归结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志同道合。

    2010年,刘畅和凯萨尔共同走进初中校园,被分到了一个班级。在这里,同样喜欢音乐的两人成了好兄弟。校园的操场上常常会出现两人的身影,闲暇时,兄弟俩也会一起逛巴扎,品尝地道美食,互相交流本民族的语言及风俗。

    时光匆匆,转眼间,当初懵懂的少年从彼此陌生变得日渐熟悉,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

    对许多喜欢音乐的人来说,音乐能传递快乐。而在刘畅和凯萨尔看来,音乐不仅能传递快乐,还能通过互联网宣传大美新疆,是展现多民族交流互融的最佳媒介。两人用手机拍摄的说唱微视频,让内地不少人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疆的美食、美景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兄弟俩微视频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微视频展现的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欣欣向荣的新疆。

    “初中时,我们就喜欢音乐,后来就想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属于新疆的歌曲。”说起拍摄微视频短片的初衷,刘畅说。在他看来,自己生活的家乡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然而仍然有一些人对新疆缺乏认识和了解。作为新疆人,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真实的新疆,感受到新疆人的好客。

    目前,兄弟俩上传到网络上的视频超过300余部,其中,有的视频点击量已突破23万,粉丝量达到1.9万人。毫无疑问,在刘畅和凯萨尔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微视频已经通过网络,插上翅膀飞向全国各地,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新疆。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所民汉合校的校园,库车县第二中学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类似刘畅和凯萨尔一样的民族融情故事。在这里,各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亲如兄弟姐妹。通过交往、交流,民汉学生的民族团结情意渐浓,谱写出一段段民族团结乐章。

  

[责任编辑: 王建隆 ]
写进Blog】 【点评留言】 【在线投稿】 【打印页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图文头条
文章随机推荐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产品版权

广告业务电话:0532-66835666 0532-84596666 客服电话:0532-88595666 投诉电话: 13361251666
业务及页面访问故障反馈 邮箱:gao2988@163.com |
Copyright © 2003-2010 奎屯信息港 kt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