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节庆活动催旺伊吾旅游人气
亚心网讯(记者毛海霞万婷)“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疆多地出现降雨,伊吾县还降了小雪,但游客前去伊吾旅游的兴致丝毫不减。以“多彩伊吾神奇胡杨”为主题的中国新疆国际胡杨节暨哈密·伊吾第八届胡杨节10月1日在国家4A级景区胡杨林生态园景区正式启幕。本届胡杨节的系列活动将持续到本月底,预计可吸引疆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
伊吾县委副书记、县长牙合甫·排都拉说:“中国新疆国际胡杨节暨哈密·伊吾第八届胡杨节举办的各项活动让伊吾县的‘十一'黄金周更具节日的气氛,让游客在观赏伊吾胡杨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伊吾丰富多元的人文景观和民俗特色,更多地了解这个和谐、多元、现代以及充满希望的县城。”
节庆活动凸显多元文化特色随着伊吾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这个原本安静的县城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下热闹了起来。“车辆驶过宽敞的胡杨大道,让我对这座县城有了新的认识,用‘韵味无穷'来形容它不为过。面对胡杨林,我感受到的是胡杨超强生命力,远比画家用彩笔与诗人用语言描绘的传神。”10月4日,第一次参加胡杨节的武汉游客姚兰说。
伊吾县位于天山北麓东段,辖4乡、3镇和两个牧民搬迁区,现有户籍人口两万余人,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等17个民族。伊吾县原始胡杨林面积47.6万亩,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这里的胡杨林树干造型独特、树林最高、离城市最近,被列为全国首批沙漠公园。伊吾县共投资一亿元,开发建设了伊吾胡杨林生态园景区。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伊吾胡杨林以其独特的风姿已经成为伊吾县旅游的“金名片”。“十一”黄金周期间,除了大漠胡杨让游客一饱眼福外,胡杨林中的木卡姆原生态演唱和维吾尔族民间乐器演奏,也吸引游客关注。
伊吾县历史悠久,景色宜人、魅力独具。自然风貌,生态景观,地质遗迹,矿产资源,革命遗迹和人文古迹构成了伊吾县旅游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此外,伊吾还有亚洲第一的喀尔里克平顶冰川,色彩斑斓的幻彩湖,令人心旷神怡的苇子峡蝴蝶谷以及红石峪、拜其尔墓地、卡尔桑古遗址、下马崖清朝古兵城等探险旅游胜地,这些都为伊吾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伊吾县副县长梁国霞介绍,伊吾县各乡镇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以“一乡一品牌”展示多元的伊吾文化,如今盐池镇有了赛羊节,下马崖乡有清泉节,吐葫芦乡有苹果节,这些节庆活动凸显了伊吾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集合的创新思维,而且已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伊吾文化旅游大发展时期。
群众搭上“旅游致富”快车伊吾县通过不断打造本土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不仅让走进伊吾的海内外朋友尽享山水风光,领略民俗风情,也让当地群众搭上了“旅游致富”这趟快车。胡杨节期间,伊吾县政府经过考察和资质审核,在胡杨林生态园景区为20户商家免费提供门面销售特产和餐饮。胡杨节开幕当天,胡杨林生态园景区游客超万人次。今年,伊吾县还大力开发并推出哈密瓜酒、玛瑙制品、盐池羊肉系列产品、淖毛湖晚熟哈密瓜、民族工艺刺绣等旅游商品,以此帮助农牧民增收。“胡杨节上,我们和镇上的合作社签了2017年淖毛湖哈密瓜预售合同,明年我们的哈密瓜就不愁销路了。”10月1日,伊吾县淖毛湖镇瓜农马国强说。今年,伊吾县吐葫芦乡举办首届吐葫芦乡苹果节暨伊吾县首届乡土文化大巴扎,让当地的有机苹果“名声大振”。“从苹果节开幕至今,吐葫芦乡苹果的销量不断攀升,很多游客在活动结束后还打电话订购,”吐葫芦乡党委书记贺勇说,“预计今年全乡仅苹果就可创收近60万元,人均增收200元。”牙合甫·排都拉表示:“目前,伊吾县加快实施‘旅游旺县'发展战略,围绕‘休闲、度假、乐园'的发展定位打造旅游。不仅要在游览内容上丰富充实,更要在文化内涵上深度挖掘,以此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增加农牧民增收,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