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失”70多年彩鹮(huán) 近三年频繁现身新疆
亚心网讯(文/记者 赵梅 图/郭宏 提供)外形像黑鹳,个头却比黑鹳小一半,尤其是它弯刀一样的长嘴巴,和飞行时不停变幻色彩的羽毛,使它看起来比黑鹳要“酷”很多。一度在国内“消失”70多年的彩鹮,近日现身喀什地区。据悉,这已是彩鹮连续三年出现在新疆南部地区。

近日,喀什鸟友郭宏在莎车县一片稻田里拍到彩鹮
国内消失已有70多年
据喀什鸟友郭宏介绍,这只彩鹮被发现在喀什地区莎车县的一片水稻地里,水稻地里聚集了很多准备迁徙的候鸟,这只彩鹮混在其中,显得特立独行,“它一直在稻田里觅食,身边不时尾随着成群的鸻鹬类小型鸟类,像‘跟班'一样,跟着它找吃的”,郭宏说,这只彩鹮在水稻地里停留了近10天后,于11月1日上午不知去向。
据了解,彩鹮,鹳形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南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国内极为罕见,属于中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约0.6米,全身羽毛以栗紫色为主,它在飞行时,羽毛的颜色会随着光线改变,变得五彩夺目。上世纪30年代,国内虽然有资料记录,这种鸟曾在浙江宁波有分布,但是,它的生存状况如何?分布数量是多少?是否在当地有繁殖?一直是未解之谜。

之后的70多年里,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日益缩减,这种鸟从国人的视野中消失。中国濒危红皮书据此将其定为“濒危或渐危”物种,按照国际学术界标准,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观察到,就被视为野外灭绝,一些专家也以此提出,彩鹮可能已在中国绝迹。
国际水禽研究局1992年组织的水鸟调查显示,整个亚洲仅有8000至9000只彩鹮。
连续三年现身成待解之谜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加强,河湖及湿地保护逐渐好转,从2009年起,消失70多年的彩鹮开始现身国内。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市、新疆等地相继出了彩鹮的踪迹。
据新疆观鸟会会长苟军介绍,从2011年5月,鸟友首次在喀什发现彩鹮,并将其列入新疆鸟类新纪录后。近三年,新疆鸟友已连续三年在喀什、塔什库尔干地区发现彩鹮踪迹。
据他分析,彩鹮之所以在迁徙季节出现在新疆南部,可能跟部分彩鹮的分布区,即: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部、南部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和新疆南部相近有关。

分布在这里的彩鹮,每年秋季,在迁飞至巴基斯坦、印度越冬时,多数很可能选择了避开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从中亚向南飞到阿富汗,然后去巴基斯坦、印度的迁徙路线。少数个体可能选择翻越西天山到喀什,然后沿叶尔羌河谷翻越帕米尔高原去巴基斯坦、印度越冬地的迁徙路线,这部分鸟在途径喀什时,自然会停留在这里的沼泽和水域中补充体力。
但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彩鹮出现在新疆,也有可能是它们在中亚一带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部分个体向外扩散有关。还有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影响了彩鹮的迁徙和分布区变动,导致它们出现在新疆南部。

和其他喜欢水的涉禽一样,彩鹮喜欢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和沼泽附近,它只会到一些水质环境好、适宜生存的地方。它喜欢吃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蠕虫以及甲虫为食物。它捕食的样子很可爱,会一直把“弯刀嘴”埋进泥水里探寻食物,甚至把整个头部埋进水里,一旦发现食物,立刻叼起猎物,扬起脖颈把猎物吞进肚子。
另据了解,鹮是一类体型中等的涉禽,全世界大约有20种。除了南太平洋岛屿之外,全世界气候温暖的地区都有鹮的分布。我国原有4种鹮。除了珍贵的朱鹮,还有彩鹮,黑鹮,白鹮。
[责任编辑: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