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博会的美丽蜕变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报道)11月27日,第十一届冬博会闭幕。从2006年的新疆冰雪旅游节暨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发展到如今的国家级旅游节庆展会、国内唯一面向内地和中亚两个旅游市场的冬季旅游品牌展会……冬博会带动新疆冬季旅游发生悄然变化。
影响力在变
自2006年起,新疆冬季旅游开始吹响“集结号”,11年来,以“冰雪节暨冬博会”为核心品牌的新疆冬季旅游逐渐升温,成为新疆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记者从自治区旅游局了解到,2006年以前,新疆冬季旅游人数为90余万人次。到2014年,新疆冬季旅游人数达2000万人次,冬季旅游人数占当年新疆旅游人数的四成,冬季旅游成为新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续举办的冬博会,通过挖掘新疆旅游产品与国内外冬季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多样性与互补性来寻找机遇,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冬季旅游节庆活动。”本届冬博会组委会负责人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冬博会的影响力也在一年年增加。
2015年冬博会首设“一带一路”展馆,吸引的多是中亚国家参展。今年冬博会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多国家,吸引了北欧五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作为主宾国参展,让冬博会的品牌国际化趋势增强。
本届冬博会首次举办“冬博之巅”全域旅游论坛,邀请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国际滑雪联盟主席艾瑞奇·迈尔默,瑞典奥勒滑雪场负责人乌发·乌拉富森等业内人士,围绕全域旅游新模式、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国际滑雪场成功经验、乡村和房车特种旅游等展开系列讨论。
吴必虎说,选择来新疆参加全域旅游论坛,也是看中冬博会的影响力以及其所面对的中亚、欧洲旅游市场带来的机遇。
旅游业态在变
几年前,冬博会房车展示仅有一两辆,而现在,房车、木屋、帐篷、集装箱房等已经在展会上实景展出,旅游新业态在新疆的发展速度与冬博会的推广平台和展示窗口作用是分不开的。
新疆建投中壹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中壹)是冬博会上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去年冬博会,他们就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跨境房车游。今年建投中壹再次参展冬博会,建投中壹传媒部总监刘东平说,新疆幅员辽阔,非常适合房车旅行,“这次我们将房车、露营营地里的木屋、酒店帐篷、ATV、UTV、集装箱房等都带到冬博会现场,现场还会用简易篱笆围住,充分还原露营营地的全貌。”
受益的远不止房车旅行这种新业态。记者了解到,本届冬博会上,市民、游客看到很多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会呼吸的卫生间可抗8级地震、心情好坏能用仪器检测、在VR滑雪场感受滑雪的刺激、木屋可以移动等等。
新疆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本届冬博会上带来了模拟的卫星模型,他们将在现场演示,游客手机安装上一块卫星接收芯片后,就能实现智慧旅游的多种功能。
该公司副总经理朱旌说,他们公司负责建设运营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项目,该项目运营后,手机可以当导游、在荒漠中无信号区域保证信号满格、可预定酒店、支付、行程规划……参加冬博会就是为了让更多国内外游客感受到真正的智慧旅游。
“这次展示的旅游新业态,很多都是首次在冬博会上亮相。”冬博会组委会负责人说,因为国内外客商云集而来,大大提升了冬博会的档次和水平,也为更多旅游新业态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发展平台,所以很多企业纷纷将新业态“搬”上冬博会。
企业理念在变
走过11年的冬博会,不只影响力在变、旅游业态在变,参展企业的理念也在变:新疆旅游企业从被动参展发展到积极备战冬博会,从冬博会上等客源到积极主动找客源。
已参加11届冬博会的中青旅新疆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郑穗说,以前参加冬博会,参展企业几乎都是在现场发发旅游线路介绍彩页,并不关心在冬博会上能否招到参团游客。2012年冬博会上,中青旅在3天时间里的收客量是平时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收客量。这是以前冬博会上所没有的现象。
本届冬博会,组委会以及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纷纷推出惠民让利活动,将有上亿元的“红包”通过让利促销等方式惠及百姓。
巴楚县委常委、副县长周玉鸿说,今年巴楚县将送出两万张红海景区门票,价值40元,且没有时间限制。
自治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冬博会的助力推广下,新疆冬季旅游产业格局和市场基本形成,旅游产品逐步丰富,市场日渐成熟和繁荣。
冬博会还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大平台。首次参加冬博会的阳光书城开展了“以旧换新”公益捐书活动。阳光书城总经理刘沪新说,市民只需用最少5本可阅读的旧书即可兑换一本新书。换来的旧书,将会以公益的形式捐赠给牧区。
冬博会门票赞助商大西北医院举办大型公益援助活动,通过冬博会平台发布信号,持续救治面部有缺陷的贫困患者,并全程跟踪患者后续康复情况,直至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