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总目标筑牢桥头堡让梨城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聚焦总目标 筑牢桥头堡 让梨城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中共库尔勒市委员会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核心要义,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的总指针、总遵循。作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之一的库尔勒市更应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筑牢南疆“桥头堡”,让各族人民共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
坚持标本兼治在稳定上不出事“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总目标、服务总目标、实现总目标,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保持“狠打击”高压态势和“严防范”网格化管理,扎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夯实思想基础。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挥一体多元特色文化优势,丰富广播电视、教育基地、官方微信等载体,建成一批思想文化阵地,挖掘一批特色经典曲目,创作一批现代文化主题作品,培养一批“草根”宣讲员,打造一批乡村“大舞台”和节庆“品牌”,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声音形象在天山南北听得到、看得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夯实群众基础。始终贯穿民族团结这条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形成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结合“访惠聚”活动,推动各级干部下沉基层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筑起反恐维稳的钢铁长城。
夯实组织基础。牢固树立“两个坚定不移”思想,推进党建责任强化、先锋堡垒巩固、队伍素质提升、基层活力激发、基础保障落实“五项行动”。突出建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把以乡镇党委为核心的基层政权建设和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狠抓村民小组建设,增强基层反恐维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坚持城乡统筹在发展上多成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库尔勒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力争到2020年实现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过百亿元。
在城乡统筹上谋实策,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全州发展核心区优势,加快优质香梨示范基地、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现代生态畜牧产业园、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种植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发展方式“两个转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两个提高”,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两个改善”,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
在产城联动上强实力,壮大地方经济。依托域内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1个自治区级综合产业园、1个本地循环经济产业园,力促石油石化产业与非石油产业“双轮驱动”,加快“六大基地”建设,凸显“三点支撑”的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构建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突出“绿色”发展主题,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
在区域融合上抓实事,增强辐射带动力。树立“全域”理念,发挥园区、部队、兵团、石油、铁路、民航等域内各方优势,创新维稳、经济、社会、党建等方面的共建制度。对接周边县市,完善优势产业错位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治、交通互联等协作体系,打造南疆重要的城镇群。
坚持凝心聚力在民生上办好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财政支出和援疆资金的8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为百姓办实事、好事。
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一年攻坚,四年巩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领导带头、上下联动,使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有脱贫措施,确保到2016年底使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不掉队。
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分批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生态湿地等一批“十三五”重点民生工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建设,每年融资百亿元以上。加快石化园基础设施、双创孵化基地建设,强化万名骨干农民技术培训、自然灾害政策性补贴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低保标准补助增长等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使各族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反对“四风”在作风上务实事深刻认识“干部作风不正、不实是最大的敌人”,倡导重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四实”作风,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形成干事创业“联动机制”。围绕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系列决策部署,制定贯彻落实责任分解方案,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限,市四套班子成员主动认领任务,定期向市党委常委会汇报。开辟“电视问政”专栏,层层传导压力,抓在平常,融入经常。
突出干实事的示范效应,形成狠抓落实“助推机制”。突出重点,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作为综合治理的“硬骨头”,不绕开问题,主动与村居民面对面听实话、察实情,探索让农民自主直接参与市场、直接从土地增值中获益的改造模式,确保百姓利益最大化。
发挥督查问责作用,形成转变作风“倒逼机制”。建立健全纪检、组织、督查三位一体的“大督查”工作机制,通过明察暗访、现场观摩、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等形式,坚决向庸、懒、散、拖作风顽症“亮剑”,向不敢担当、影响团结、工作懈怠“开刀”,对违反“八项规定”“六项纪律”和“四风”的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坚持主体责任在廉政上严办事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红线底线,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守责任、务实担当,形成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失责问责的落实链。
守纪律、讲规矩,用党规党纪管权管事管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章意识,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使党员干部政治坚定、绝对忠诚。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规则,细化财经、编制、人事、规划、国土等工作规则,建立四套班子运行机制,形成用制度约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运行格局,管住管好“关键少数”。
立制度、严程序,让每一名干部有职有权有责。扎实开展巡察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使各级干部集中精力团结干事,实现权责统一。注重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提高党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和制度约束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责任编辑: 王渊 ]